子路问“孰为君子?”
孔子答:“修己以敬,修己以安人,修己以安百姓。”
杜甫一生的起落和他心中坚守的伟大理想,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。
2023年8月28日,“追寻君子的足迹--君品习酒传统文化巡游来到郑州,开启了第三站--追寻杜甫。
郑州是杜甫的故乡,这里的水土怡养了他高尚的性情,深厚的文化底蕴启迪了杜甫的文学情怀。“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”杜甫也用诗句来表达着他对故乡的深情和热爱。今天,习酒人与各位来宾一起来到这里探索杜甫的生平事迹,一同领会“诗圣”的君子境界。
为天地立心
“庭前八月梨枣熟,一日上树能千回”可见少年杜甫是一个无忧无虑、活泼顽皮的熊孩子,但也就是在这样一个“一日上树能千回”的小小年纪,杜甫便展露了超凡的才华。“七龄思即壮,开口咏凤凰”,幼年时期就能看出他在诗歌方面惊人的天赋。青年时期的杜甫更是“放荡齐赵间,裘马颇清狂”,三次壮游,历经十年,自然给予了他创作的灵感,这一时期的诗作中,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 生活的热爱和个人的豪情壮志。游历山河的经历让杜甫胸中开阔,自然山水景色使关怀家国之心萌芽,
真君子不仅要修身养性,更要兼济天下。
纵情肆意时,一句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,将自己的壮志报国心与山川壮丽之景相融;陷入困境时,心怀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的抱负,报国之心依旧热忱。无论人生处于何种境界,杜甫都将个人情感与国家情怀相结合,怀着致君尧舜,有所事功的君子理想。
广阔秀美的自然山川培养了杜甫的崇敬、包容之心,也同样孕育着习酒人尊重规律,崇敬自然的君子品质,习酒以赤水河流域的山水为依托,融汇多元独特的文化基因,萃取凝练了以“崇道、务本、敬商、爱人”为核心价值观、“知敬畏、懂感恩、行谦让、怀怜悯”为习酒品格的“君品文化”体系。在酿酒的过程中怀着感恩社会,致敬自然之心,以君子匠心呈现最醇香悠长的酒品。
为百姓立命
“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”,“本”是自身修养,“道”便是“仁道”,修养自身品性后,“仁道”自然而生,君子仁德,不仅是爱自己,更是爱他人。
无可置疑,杜甫是爱百姓的,他能对百姓的痛苦遭遇感同身受,诗歌内容也总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。虽然身陷于浮萍之中,一颗炽热的爱民之心,却始终与百姓一起跳动,为苍生社稷发出呐喊。“堂前扑枣任西邻,无食无儿一妇人。不为困穷宁有此,只缘恐惧转须亲。”、“边亭流血成海水,武皇开边意未已”、“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。”、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”……一句句忧国忧民的名句回荡千古。
君子情怀,其本质就是以人为本。雨脚乱如麻的夜里,杜甫想到的是天下无数流离失所的人,只要天下人有庇身之所,他认为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”。将自己的痛苦转化为对他人的关爱,这种无与伦比的胸怀和气度能够看出,杜甫君子之心不是小人儒的为己,而是君子儒的大庇天下苍生。
习酒“君品文化”的核心价值观与杜甫“爱人”的观念不谋而合。社会责任理念一直以来就是习酒文化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,习酒公益担当的脚步从未停歇,从创办“习酒·我的大学”公益助学项目,助力无数学子圆梦,再到“吾老安康”慈善基金的设立,资助解决困境老人的养老问题,习酒始终将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相融合,把“爱我习酒,苦乐与共,兴我习酒,奉献社会”的精神深深根植于心,向社会贡献力量,以君子之心,行君子之道。
为万世开太平
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”,君子形象最令人动容的,还是其矢志不渝的政治理想和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怀。杜甫深沉地爱着自己的国家,听到“剑外忽传收蓟北”的消息,无法抑制欢喜,只想“即从巴峡穿巫峡,便下襄阳向洛阳”,被授拾遗的官职,心怀喜悦写下“涕泪授拾遗,流离主恩厚”以表爱国忠心。历经了安史之乱的转折,看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苦难,以笔作枪,祈愿万事太平。战争离乱使他对国家倾注了格外深厚的感情,杜甫面对苦难能够不改初心,不改本色的执着,这种忧国忧民,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怀是君子德者仁厚的集中体现,杜甫高尚的品格和仁爱精神历来也为人们所称道。
何为天下?何为大用?于杜甫而言,为民生谋福,方为大用。而杜甫的天下,有山川壮阔,有民生,更有国家社稷。
杜甫的一生命运多舛,习酒集团同杜甫的经历一脉相承。70年来,风雨兼程,筚路蓝缕,习酒承受住了时间的考验,在时光中越陈越香。薪火传承的酿酒工艺,独特的“君品文化”理念,将对“品质”的坚守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精神追求,才铸就了品牌发展的源远流长。何为君子?于习酒而言,不仅要崇道务本,更要回馈社会,方为“酒中君子”。
“草堂留后世,诗圣著千秋”,杜甫的一生在历史长河不过须臾,但留下的诗篇却传承千年,时间磨灭不了文字传承的精神,那是一种处江湖之远而能够考虑民生的家国情怀,是“豁达、仁爱、兼济”的中华民族君子精神。
杜甫的人生“到处潜辛悲”,却依旧没有放弃坚守自强不息、忧国忧民的君子品格,习酒人将深刻领会君子境界,内化于心,外化于形,涵养品格做人,坚守初心做酒。